"聞雞起舞"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,與東晉時期的將領(lǐng)祖逖有關(guān)。
1、出處:祖逖是東晉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(lǐng),他以勤奮和有遠見而聞名。據(jù)《晉書·祖逖傳》記載,祖逖年輕的時候,與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。他們都有著報國之志,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和身體,他們約定每天一聽到雞鳴就起床練習劍術(shù)。這個故事后來被概括為“聞雞起舞”,用來形容人發(fā)奮有為,勤奮不懈。
2、釋義:成語“聞雞起舞”用來比喻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,能夠自我激勵,勤奮努力,不等天亮就起床工作或?qū)W習。它強調(diào)了早起勤奮的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(tài)。
3、典故簡述:祖逖和劉琨在司州任職時,經(jīng)常一起談?wù)撎煜麓笫拢磉_他們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和對個人抱負的渴望。為了實現(xiàn)自己的抱負,他們決定每天雞鳴即起,練習武藝,以此來鍛煉身體和意志。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最終幫助他們在軍事和政治上取得了成就。
"聞雞起舞"這個成語因此成為了激勵人們勤奮學習和工作的典范。